新聞

2022年4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 - 2022年4月
發揮住宿優勢 實行因材施教 多元化配套措施 顧及多方面成長
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着重於全人發展,教學團隊依據學生能力安排課程,務求發掘每位學生的潛能。此外,學校亦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支援,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;更提供寄宿服務,不僅在學習上提供支援,也教導學生情緒管理,幫助尋求自我價值,鼓勵正向思考,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,期望將來可以回饋社會。
多元課外活動 提升個人能力
學校提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學生,通過全面的配套措施,幫助適應校園生活,進而一展所長。學校設有「中一新生支援計劃」,暑期銜接課程包含不同學術課程和活動,如攀樹隊、柔力球隊、箭藝隊等的特色課外活動體驗,引發對學術和體藝的學習興趣,引領學生適應中一新生活。而且,學校也要求每位中一學生必須參加制服團隊,藉以建立團隊意識,透過重視紀律性、服從性,訓練自律精神,培養堅毅意志。
課堂以外,學生的課外活動亦同樣重要。學校深明良好的課外活動發展,能幫助學生在學術、自信心、個人成長上發揮正面影響,因而推行全校性的其他學習經歷規劃(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,OLE),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。梁玉蘭助理校長指出:「學生每一年都需要透過參與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,如體育校隊、興趣小組等,取得足夠的OLE 分數。每學年除了有最低分數要求,也設有分數上限,以幫助學生規劃時間,平衡學術與非學術活動的時間分配。」與此同時,學校亦積極規劃及推動各項學生領袖發展計劃,包括「學生領袖培訓計劃」、「學生領袖節」及「學生領袖就職典禮」,通過見證歷屆學生的領袖發展,薪火相傳。
善用數據追蹤 為學生提供成長支援
除了日常觀察,學校亦善用大數據系統,包括數據追蹤和問卷調查,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,透過完善的師資架構,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成長支援。各級由級主任帶領,下設班主任、級訓導老師、級輔導老師、級教務老師、級升學及就業輔導老師、級社工及級支援老師,就着學生的成長需要提供全面的支援。而且,訓導組、輔導組、特殊學習需要小組每周均設會議,檢視學生情況,並按需要調撥資源,迅速支援成長需要,以一致性的介入方法協助他們面對成長的挑戰。
老師團隊支援以外,學校亦注重家校合作,讓家長也能為學生的成長出一分力。社區關係組主任歐婉嫻老師指出:「就着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,學校舉辦多場家長工作坊或講座,如『中一家長晚會』,讓家長在面對子女小學升中一的轉變時,懂得如何和子女相處。『中三家長晚會』則幫助家長協助孩子在升高中選科時面對的困難。」此外,學校也經常舉行茶聚和班會,邀請家長到校和校長或班主任聊天,了解子女的在校情況。
重視兩文三語 以學習積極性為目標
學校重視學生的語文發展,並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方式,提升學習積極性,希望學生能夠學以致用。同時,學校因材施教,因應不同學習程度,採取拔尖保底的方針,將學生依學習程度分成不同班別,分別定下不同程度的學習目標,並給予相應的資源,確保能夠跟上學習進度,提高學習效率。
在英文學習方面,學校特別增加學生使用英文的場景。逢星期三的「LAC DAY」就是以全英語進行的全校性活動——在早會時段,學生會到台上進行英文演講;學生也會在「English Conner」進行各種英文活動。陳校長又言:「學校設有專供學生進行英文活動的教室——『ELSAC』(English Language Self-Access Centre)。課室由外籍英語老師管理,學生可以在內看外語電影、玩遊戲,從中活學英文,同時提升對英文的興趣。而且,課程滲入跨學科英文學習元素,例如會在部分班別的數學科、家政科等以英文教授部分課題,增加學生接觸英文的機會,提升學習效能。」與此同時,學校亦積極推行各種英文活動,包括話劇、專題閱讀、交流團等,營造濃厚的英文學習氛圍,透過耳濡目染,提升英文能力。
多元化的學習方式,也有助拓展學生的知識面,全面加強語文能力。由中一開始,學生由孝悌學起,然後推而廣之,教導交友信、與人忠,甚至於家國情懷,循序漸進地教導學生傳統的中華文化思想,既鞏固語文能力,又對價值觀培養有正面影響。同時,中文學會每年都會籌辦中國文化周,透過一系列有趣的傳統活動,讓學生增進對中華文化的了解;也會舉辦交流團、閱讀計劃等,在課程以外的地方給予學生學習的機會,提升學習興趣。
推展STEAM 課程 訓練動手能力
近年教育局鼓吹學校發展STEM 教育,而學校就在STEM 的基礎上加入藝術(Visual Art)元素,發展STEAM 課程。梁助理校長強調:「STEAM 課堂並非單單教導課本知識,而是要求學生親自動手。因此,我們申請優質教育基金,將會用作增建STEAM Lab;同時亦得到資源,開始設計課程。」現時學校的STEAM 發展,主要是學校校本課程及透過鼓勵學生外出參加比賽,通過與其他學校交流,藉以開闊眼界,激發學習興趣,定下學習目標。
系統性宿舍管理 助學生全人發展
作為寄宿學校,學校擁有專責的宿舍管理團隊,為120 名學生提供良好的宿舍生活。學校設立宿舍的初衷,是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住宿與膳食,也成為培養自主能力、提供學業支援,以及安排才藝訓練,藉以達至全人發展,一個宛如家庭一般的地方。因此,寄宿服務格外受家長歡迎。陳妙霞校長表示: 「家長對於宿舍的回饋非常正面,甚至對於子女入住宿舍後的改變感到驚喜,可能有些學生以前在家從來不做家務,但如今回家後卻會主動幫忙。」宿舍對於學生成長影響如此正面,有賴於其推行的分階段培訓計劃。宿生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目標,並進行各方面的訓練,因此入住宿舍後,在學業、社交、個人發展等方面都能夠逐年進步。
學校宿舍尤其重視學生的精神健康,通過教導情緒控制與管理的技巧,幫助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種種挑戰。陳校長續指:「宿舍導師都具有社工資格,對照顧學生有專業見解,因此宿舍團隊能有效應對學生在情緒以及家庭方面的問題,及時提供支援。」
價值觀教育助正向發展
學校重視正向教育,推行種種支援學生的措施,幫助建立正面的價值觀。最近,學校亦將價值觀教育加入教育進度的評核指標,要求老師在每個科目的每個單元中,都要加入價值觀教育的元素,從而透過恆常課程,向學生灌輸正向信息,培養正面價值觀。